查看原文
其他

“谷爱凌现象”背后有何光色?| 东西问

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2022-03-17

中新社记者:安英昭
全文字数:1021
预计阅读时间:5分钟



谷爱凌爆红。从赛场上尽显飒爽英姿,到赛后受访时谈笑风生,她成为“现象级”明星的背后,更让世人看到三种色彩。


谷爱凌让世人看到了体育的底色。


2月8日,谷爱凌获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。中新社记者 李骏 摄


此次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,谷爱凌比得并不轻松。前两轮过后,只排在第三位的她面临两难选择:求稳保前三,还是求变争第一。最终,18岁的谷爱凌在第三轮“兵行险着”,高分夺金。追求更完美、挑战不可能,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,谷爱凌的放手一搏不仅创造了历史,也让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——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映照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。


2月8日,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,谷爱凌夺得冠军。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


赛后面对别有用心的提问,谷爱凌直言,“体育可以团结所有人,体育不需要和国籍挂关系。”体育本无关政治,运动员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探索亦超越国界。国际奥委会在百年奥林匹克格言中加入“更团结”,就是希望体育可以促进团结而非制造分歧,谷爱凌的回答道出了体育的底色,海内外观众也应将关注点重新聚焦到竞技场上而非舆论的漩涡中。


2月8日,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,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冠军。图为谷爱凌(右)同其他运动员相互扶助。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


谷爱凌也让世人看到了“Z世代”的本色。


世界冠军的光环外,谷爱凌也是一个“00后”。赛场上,她36天斩获6个冠军,用勤奋兑现天赋;赛场外,她直面批评和质疑,用幽默化解尴尬;生活中,她也难免贪吃、爱玩、懒散,用睡眠调整状态。这就是“Z世代”,他们勇于挑战难题,敢于探索边界,善于学习技能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大多像谷爱凌一样,不害怕“和恐惧谈恋爱”。


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 摄


古往今来,众多了不起的成就均在青年时期达成。战争年代,霍去病封狼居胥年仅弱冠,诸葛亮隆中对策尚未而立。艺术史上,王希孟18岁绘就《千里江山图》,波提切利42岁前已完成《春》和《维纳斯的诞生》。科学领域,爱因斯坦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,杨振宁34岁、李政道30岁发现“宇称不守恒”……年轻从来都不是限制成功的枷锁,反而常常是冲破世俗窠臼、颠覆传统束缚的利器。


谷爱凌还让世人看到了和而不同的五光十色。


中美相交的文化背景,使谷爱凌自带“话题属性”。从她首次代表中国参赛时起,一些西方媒体就开始在访问中设置“议题陷阱”,试图诱导她赞美美国、批评中国。但谷爱凌却总能用最真实的表现作出回应:在北美夺得2022年第一个冠军时,她头戴牛仔帽手举香槟酒;在首钢园大跳台高高跃起时,她自己设计的“踏雪寻龙”尤为夺目。


中新社记者毛建军 摄


谷爱凌成功“破圈”,得益于过往数十年来中美交流合作的积淀,更体现出两国体育文化碰撞与融合下产生的“化学反应”。亦如其受访时所说,“我在美国和中国的时候都会很自在。”正是这种难得的“自在”让谷爱凌成为国际偶像,也让世界看见,超越意识形态的美,才是真正的和而不同、美美与共。



图片编辑:徐曦弋
文字编辑:丁宝秀
责编:陈海峰

你对电视剧《小娘惹》中的“峇峇娘惹”了解多少?| 东西问


为何说海草床“吃”碳可为全球“碳中和”探索新途径?| 东西问


被乾隆钦定为“国俗”的冰嬉,为何是清王朝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“回应”?| 东西问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